总站 | [切换城市]
2020年度职场热词
日期:2020-12-23 浏览

年度职场热词1:打工人


打工,还是不打工,时不时被拎出来讨论一番。

但打工人这个身份,其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写字间的白领,还是流水线的工人,都能够认同打工人的身份。

因为“生活中有80%的痛苦来源于打工,但不打工就会有100%的痛苦来源于没钱。”

所以,绝大多数人不得不受雇于人,低头做事。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职场:流动性缺乏,职业发展受困。

不过相较于“社畜”,打工人的丧之中,还有一点儿燃。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所以,“打工精神若催化得当,也可以生长出专业主义与职业责任感。”

年度职场热词2:后浪


五四青年节前夕,B站邀请了著名演员何冰寄语年轻一代:”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是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我看着你们满怀敬意……”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人转发视频,认为视频传达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引发了年轻人的共鸣。但也有的年轻人表示,《后浪》并不能代表自己。

他们不愿意被标签化。他们认为,不是所有人的生活都如《后浪》里的up主那般多姿多彩,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在平凡中期待着小确幸。没有哪一种生活方式非得被追捧,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舒服的便是好的。

关于《后浪》争议的本质,其实是时代大潮奔涌下,人们的多元化价值追求。

年度职场热词3:内卷


2020年下半年开始,“内卷”成为了职场的热词。简单来说就是你的付出变多了,但是收益没什么变化。

万物皆可卷,特别是职场。起初那个愿意付出更多努力去加班的个体,可能只是想让自己获得老板的赏识。但是随着公司生存环境的变化,加班成为一种文化,卷着卷着就成了常态。

只要有足够多的打工人能够加班,你就只能被迫加入,在这样的职场内卷化面前,“努力就能成功”简直成了一个笑话。

当内部的精细化不足以支撑更大的发展时,脉脉数据研究院《人才吸引力报告2020》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需要打破画地为牢式的做法,在多元共融中,寻找新机会新可能。从个体到社会,都在呼唤发展质量,而不是仅仅是单纯的增长。

年度职场热词4:工具人


职场工具人,是公司中的小透明,处事秘笈就是“收到”“明白”。工具人受够了被当做工具,但却挣脱不开这个枷锁。

匈牙利学者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写道:“当人本身的存在被归结为一个孤立的粒子而被一个异己的关系所吞并时,人格只能处于无可奈何的旁观地位。”

工具人成为2020年度职场热词,昭示着当代年轻人开始认清资本的与剥削与残酷。他们以此来消解自己脱不开身的无力感,也表达了想摆脱这一处境的愿望。

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说:“无须挤在满员电车里行色匆匆地赶去上班,也无须出席枯燥无聊的会议,更不必冲着令人生厌的老板点头哈腰,还能结识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兴味盎然的人。”

这种摆脱了工具人状态的自由人起码需要两点:一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意识决定行为,你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认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在实践中不自觉地按照这种人的特点来处事,才会不再自我物化,而是将自己当作独立完整的个体。二是,有一技之长。这个一技之长足以让你一开始就不把自己纳入到某个工具体系中,而是按照自己的日程表来生活。

年度职场热词5: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文学的官方定义是:对于热衷通过先抑后扬、自问自答或第三人称视角,不经意间露出"贵族生活线索"的人的调侃。

用何炅的话总结就是“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

职场中,不乏凡尔赛高手的身影。比如,后悔当上了管理者,也就是多管几十个人,工资高点,生活舒服点,没别的好处。管理层的“烦恼”,你根本想象不到。

职场“凡人”们通过自曝“烦恼”的方式,深藏功与名,留给围观者的,只有咋舌以及回过味儿后的愤愤不平。

实际上,真正的贵族并没有时间,也不屑于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炫耀,他们足够内敛和低调。而多数普通人,需要在社会比较中获得自我认同。我比你强,我比你富,我用的啥啥都比你好。

但在互联网上,炫耀时不得不瞻前顾后,这就助力了凡尔赛文学的诞生。

它的本质,不过是打工人释放压力的树洞罢了。

2020年这些职场热词,哪些是你常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