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 [切换城市]
永远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把要做的事情当回事
日期:2022-06-16 浏览
樊锦诗先生曾说:“不要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儿,要把事情当一回事。”
人生的幸福在哪里?
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真正的幸福,就是在心灵召唤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

一、全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意义危机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时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
一种压抑的气氛弥漫于整个社会,这是为什么?因为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很多人每天去上班时,想的是赶紧到公司打卡,千万别迟到扣工资;八小时下班后,回到家里,想的是什么时候才能赚够钱,去享受退休生活。
我们做的工作和生活变成了两个割裂的部分。
我们有时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取得一个又一个更大的成功,仅此而已,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不安全感驱动我们不停地向前走。
所以,如果不从根本上思考和解决问题,我们的未来将愈加混沌——抱有这种深切的危机感、焦躁感的人也不止我一个。
我们必须深刻追问:什么是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义何在?人生应有的状态是什么?对于这个人生最基本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必须从正面回答。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问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首先,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工作的意义,这样,我们就能够深刻了解人生的意义。
然而,这样的意义不会源于我们所做的工作,而是源于“宇宙的意志”。这种“宇宙的意志”充满了爱、真诚与和谐。
那怎样才能与宇宙的意志实现和谐与同步?
通往源头的路有千万条,对于你来说,只需在通往源头的路中选择一条最适合的就行,我觉得有一条路很通用,那就是“临在当下”。
所谓临在当下,就是全神贯注地投入工作时,杂念从心中消失了,我甚至接近了“无我”的状态。

二、伟大的创造都是突破自我,来自“神灵的启示”的结果


如果能临在当下,就能超越常识性思维,产生“灵感”,得到神灵的启示。
那一瞬间,心中的所有烦恼和疑问全都会烟消云散。
我将此称为“神灵的私语”。可以这么说,只有相信未来,一步一步扎实向前的人,才能获得上苍的这种“褒奖”。
京都大学的田中美知太郎教授被称为“古希腊哲学研究第一人”。
有一天晚上,我和京都的友人聚在一起,请来了田中教授为我们讲解哲学。我平时老是把哲学挂在嘴边,可却没有正式学习过哲学。
在听他讲解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应该如何理解哲学与宗教的区别?”
对此,他答道:“追根究底的话,二者确有重合之处,是大致相同的。虽然二者观察研究事物的方式方法完全不同,但它们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可谓殊途同归。”
而在讨论环节,他还说了一段十分精彩的话:“发明发现属于哲学的领域,发明发现一件事物以后,当它在逻辑上被证明时,就成了科学。”

三、遭遇苦难时,忍耐


人生必有沉浮起落。既有走运的时候,也有遭难的时候。遭遇苦难时,忍耐是必需的。
即使遭遇严重灾难,也不要怨恨,要一味忍耐。通过这种“忍耐”,人才能成长。
遭遇苦难时,有能够忍耐的人,也有不能忍耐的人,我认为,他们的未来将完全不同。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时我们甚至怨恨神佛,为什么只让我经历那么多的苦难?
但正是这些苦难才能磨炼我们的灵魂。把苦难看作考验,我们需要这样来思考问题。
所谓人生中的苦难,乃是锤炼自己人格的绝佳的机会。
是直面苦难,还是被苦难击垮;是放弃初衷,妥协了事,还是千方百计,努力克服苦难。人能否成长,这里就是分水岭。
上天绝不会给我们一个四平八稳的人生,一定会给我们各种各样的考验,让我们在应对考验中度过人生。
如何接受这类考验呢?
有人用开朗、坦诚、善意的心态接受考验,积极乐观,坚韧不拔,不懈努力;有的人以阴暗、悲观、扭曲的心态对待考验。
采取哪种态度,人生将会迥然不同。
积极面对考验的人,就能开拓人生,取得进步。相反,消极面对考验的人,就会陷于悲惨的境地。
重要的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考验。

年轻时受了些挫折,就自暴自弃、糟蹋人生、毁坏人生,那怎么行呢?
不管现在处境如何,在漫长的人生中,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能把人生变得美好。
现在正处在不幸旋涡之中的人,应该这么想:
“年纪轻轻就吃这么多苦,遭这样的难,恐怕全日本也少见。这并非不幸,这是上天给我机会,让我体验他人体验不到的经历。”
人生中不管好事还是坏事,一切都是考验,都是上天为了让人成长而赐予的考验。
在我们的人生中,有时候可能会陷入悲观,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希望。
但是,一切失败挫折都是上天的有意安排,为的是让我们加速飞跃。
人生中发生的事情,仅用我们人浅薄的头脑,仅用眼前的幸与不幸去判断,那是不行的。
应该站在天道的高度观察。那样的话,我们就能观察到完全不同的景象。
即使现在正遭遇看似无情的灾难,也要认定,这灾难对当事者的将来必有好处,此乃上天赐予自己的“奖品”,必须这么去想。
有时候,人思善了、行善了,但上天仍然会给予严酷无情的考验。能否坚持从正面面对这种苦难,用什么心态来应对这种苦难,将决定自己人生的航向。

四、成功也好,失败也好,始终保持谦虚和自律


对于人来说,不仅苦难是考验,辉煌的成功是更大的考验。
不管是喜逢幸运,还是遭遇灾难,在任何情况下,保持谦虚,不失自我,这才是重要的。
请大家理解这一点,不忘谦虚,兢兢业业,诚实地度过人生。只要采取这种人生态度,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连自己都无法想象到的幸福人生。
我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南洲翁遗训》,时不时都会打开来读上几段。在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爱己为最不善也。修业无果、诸事难成、无心思过,伐功而骄慢生,皆因自爱起,故不可偏私爱己也。”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爱己,即只图自己顺心而从不顾念他人,这种私心最为不善。修业无果,事业无成,有错不改,居功自傲,这些均由过分爱己而导致,所以决不能做这种自私自利之事。”
并且在《南洲翁遗训》中接下来还有下面这段话:
“观古今人物,事业初创其事,大抵十之成七八,余二三终成者稀。盖因初能谨言慎行,故功立名显。然不觉爱己之心,恐惧慎戒之意弛。
骄矜之气渐涨。恃既成事业,苟信己万般皆能,则陷不利而事终败,皆自招也。故克己,人未睹未闻处慎戒也。”
也就是说,在事业始创时能够取得成功,但是能够继续将这种成功保持下去的人屈指可数。
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功成名就后不知不觉生起爱己之心,开始骄傲、得意忘形起来,陷入过度自信当中,最终导致失败。
所以,要想实现真正的成功,就必须认真奉行自律和自诫。
西乡隆盛想要告诫我们的是,为了取得成功,并让成功能够得到永续,我们必须永远保持谦虚坦荡的胸怀。

五、不忘反省,时时提升心性


要想提升自我,就一定要严于律己,经常深刻地反省自己:
“自己日常的判断和行动是不是符合正确的做人原则?自己有没有骄傲的情绪?”
要回归真我,“不可做卑鄙的事情”“不能有卑怯的行为”。只要反复这样的自我反省,就不会犯大的错误。
在每天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迷失自我。因此,必须有意识地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这样做,就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提升自我。
我经常说:“一个人的哲学、思想、信念和人格,是决定其人生的关键因素。”
另一方面,我们是血肉之躯,必须维持自己的肉体。如果每天不吃饭、喝水和睡觉,便无法存活。因此,人类生来就具有保护自我、充满私欲的利己之心。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说法寡廉鲜耻,但这的确是上天赋予人类的本能,目的是维持肉身。
但如果不加干涉,任由利己之心滋长,人就会利欲熏心、贪得无厌。因此,“反省”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不通过时常反省来保持心灵的纯粹,就无法保持优秀的思维方式和人格品质,更不用说提升人格了。若想让自己一心向善,反省则不可或缺。
可能有人会觉得我大言不惭。我确实还远未达到上述境界。作为一个凡人,我有时也会有投机取巧或满足私欲的想法,自然也会犯错。
有人认为:“世俗的稻盛和夫更有人味儿。”但在我看来,错误就是错误,缺点就是缺点,所以我一直在坚持反省,努力改进。
从这个意义层面上,也能体现”人生须时时反省”的必要性。
从年轻时起,我就养成了每天早上边洗脸边反省的习惯。
最近,不仅在早晨,我还会在晚上临睡前反省。哪怕喝了酒,我仍然会在入睡前履行这个“仪式”。
发出声音念叨“神啊,对不起!”这便是我的反省方式。
如果白天有傲慢自大或得意忘形之举,在回到家中或下榻的酒店后,我便会立刻开口说:“神啊,对不起!”
在反省时,我还会说“神啊,谢谢!”这句话的意思是“神啊,对不起!请饶恕我刚才的态度,并谢谢您让我察觉到自己的错误”。
对我而言,这两句话起到了自我惩戒和自我反省的作用。
为了维持优秀的思维方式,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我,“反省”都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培养自己优秀的思维方式,努力勤奋固然重要;而为了保持自己优秀的思维方式,对于“修心”亦不可懈怠。

应该通过每日反省来修养心灵,磨炼心智,提高心性。


转载自《盛和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