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 [切换城市]
你了解斜杠青年吗?
日期:2019-08-20 浏览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元,斜杠化成为拓展生命深度和广度的一种重要方式。应该说,斜杠化是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人们满足了物质层面的温饱之后,自然要追求精神层面的自我满足。

在关注斜杠现象的时候,我发现这么一个规律:越精英、越斜杠。比如:网易CEO丁磊,其实是被编程“耽误”的美食家和文青;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徕卡相机不离手;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是一名深度探险运动家等等。

这里更不用说达芬奇了,他简直就是斜杠界的大哥大:画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军事工程师。

说到这里,我们很容易把斜杠青年简单等同于身兼数职。一个人,同时是记者/演员/摄影师,我们称其为斜杠青年,好像没有问题;一个人,同时是搬运工/环卫工/门卫,我们称其为斜杠青年,好像就有点问题了。说到底,斜杠青年往往身兼数职,但身兼数职并不等于就是斜杠青年。斜杠青年这个概念,重点不在数字,重点在于内容。

同样是身兼数职,一个是为了填饱肚子,一个是为了丰富脑子,这两者是有着本质差别的。为了“诗和远方”而身兼数职,这种青年往往属于斜杠青年;为了“生活的苟且”而身兼数职,这种青年往往属于流动青年。就户籍看来,斜杠青年多为城里人,流动青年多为村里人。

流动青年这个群体需要社会更多地予以关注乃至关爱。之所以称他们为流动青年,是因为他们具备多重“流动”属性。首先,地域上的流动,他们多半是从乡村流动到城市;其次,职业上的流动,他们往往经历过多种体力劳动职业。更为重要的,是阶层上的流动。流动青年,向上流动,就有可能融入城市,甚至成为斜杠青年;向下流动,就无法融入城市,最终沦为流浪青年。

向上流动的人多了,社会结构会发展成“橄榄形”,至少在目前的科技文明条件下,这是最稳定、最健康的社会结构。向下流动的人多了,社会结构会发展成“葫芦形”,一直这么发展下去,阶层之间的固化乃至撕裂就会积重难返。

本文为什么要剖析斜杠青年和流动青年这两个概念?借用孔子的一句话来回答,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一个青年,从农村来到城市,为了填饱肚子或是多赚票子,不得不身兼数职,人生已经活得很辛苦了。

可如果政策制定者,因为他们在城市身兼数职,就轻描淡写地把“斜杠青年”这个标签贴在他们身上,很多的认识就容易发生偏离:有人会以为他们的城市融入之路走得挺顺畅的,这不,都已经走在时尚前沿,成为“斜杠青年”了;有人会以为他们的人生出彩之路走得挺顺畅的,除了面包牛奶之外,他们普遍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而事实上,别人是斜杠青年,他们只是身兼数职而已。

这种概念之间的“偷换”,容易导致政策“跑偏”,继而出现公平性不够、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农村青年融入城市,本就困难重重,政策上的任何“误差”,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之所以要聚焦这两个概念,还有一个原因是:斜杠青年和流动青年的人生轨迹,一个斜着向上走,一个斜着向下走,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扩大化的趋势。我曾关注过深圳三和大神,也一直留意北京马驹桥大神。最发达的城市里也有最底层的民生,这些“大神”以日结活为生,干一天歇几天,从乡村流浪到城市,又从一个城市流浪到另外一个城市,天地之大,无以为家。

有人说他们不努力,但他们中的很多人曾经都有身兼数职的经历;有人说他们自甘堕落,但他们中的多数人曾经都有美好的梦想,比如牵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他们有他们的苦衷,最重要的,这些苦衷并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原因。

不管是出于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还是出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他们都不应该成为被歧视、被忽视、被无视的群体。流动青年的抗风险能力是较差的,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当下,尤其要谨防他们持续向下流动,毕竟“北京折叠”这样的事情,我们并不愿意看到它从科幻照进现实。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柯利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