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 | [切换城市]
如何提高分析能力
日期:2022-05-14 浏览
什么是分析能力?

总结为一句话:分析能力,就是利用一些工具、方法、知识,拆开现象看本质的过程。

工具和方法,这些都是比较好习得和获得的。我们去搜一下,找一下,肯定都有。

分析的工具和方法有:PEST、SMART、PDCA等等,这些方法是什么,怎么用也都有教程。当然,只是知道这些肯定是不够的,还要多加运用,把这些方法形成自己的想问题的思维流程,久而久之,你也能变成那个别人眼里,看问题很有深度的人。

剩下就是知识了,没有知识,分析也会显得空洞。

积累知识。

如何积累知识?一直关注唐老师的,肯定已经烂熟于胸了,读书、实践、聊人。

而在昨天价值个体直播课中,我还问了除了这三个方式,有没有更快速的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答案:搜商!搜索是一门很实用的技能。如果搜索到的信息很少或没有自己想要的,那一定是搜索的姿势不对。

我连夜问了一下写作群的小伙伴,有没有人知道提高搜商的书。一早上起来,真给力。搜索下来,比较好的一本书《我的搜点子比你多》,微信读书没有,小伙伴还找到了电子版。

感兴趣的可以看下!

切换视角。

直播时,唐老师说了一个点,他平时分析一件事的时候,习惯使用的方法是:先从大了说,也就是宏观层面,然后再利用框架逐渐往小了分析。

也就是说,遇见一件事,先思考这件事的背景是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这样的事情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合理的?

比如:那一篇分析爱奇艺为什么裁员的文章。从宏观来看,应该是没钱了,所以裁员,但是为什么会导致没钱呢?最后逐步从成本和收益两方面来分析,成本太高,这就不难理解裁员背后的真相了。

除了宏观和微观视角之外,这个视角还是产品视角、技术视角、公司视角……

我理解的也就是换位思考能力。

例如,直播中提到的,在过年时发朋友圈可以戴个小老虎的效果,还有之前那个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大火的时候,微信头像还可以带上五星红旗。现在再看,这些效果是不是消失了?

为什么?

我们分析了应该是因为时效性,追热点,这些热点过了,自然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但是,热点即使过了,这个效果保留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有这个效果的用户,就让他们带着就好了,自己想换就自动换好了,但是是自动消失的。

我们好多人,更多的是从产品视角考虑,为什么取消了。没有想到用技术视角去考虑问题。

原来,我们常说的要站到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说说简单,真到做的时候,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切换视角也不容易啊!还要多练习。

从技术视角考虑,这个效果维护成本比较高,ROI不大。这个效果的实现和微信软件的主分支是不耦合的,所以要维护这样的效果,还要分支维护,那么就意味着要招一拨人去干这件事。

这个就是技术开发上要保持:高内聚,低耦合!嗯,产品经理懂技术,谁都拦不住。

改变立场。

立场和视角有什么区别?

立场是代表自己所处位置的利益场。例如:产品经理的立场就是要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需求;技术的立场就是不要频繁变更需求,白白耽误我时间;运营的立场就是一次投入带来的回报无限大……

视角是不同的角度,或者说不同的身份。有时候想要达成某个目的,或看清楚一件事,光是切换角度了还不够,还要改变立场来看。

拿我最近遇到的一件事举例。

最近我们开发的一个产品,领导说要赶紧把最新版本开发出来,因为急着用。但是最初定的是2月初完成开发,现在要求提前一个星期。

于是,我要求技术能否加下班,没想到竟然被拒绝了。

我迅速在大脑里思考,为什么?站到技术角度思考,时间这么紧,怕完不成,就背锅了。

我于是直接告诉技术,不会背锅的,我们先完成再完美。等你做的很完美了,再给别人用,黄花菜都凉了。

结果还是不行。后来,我来了一句,加班有调休哦,可以攒调休一起休息。没想到,竟然答应了。

哎,有时候就是这样,没利可图,人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白白做!

总结一下

想要提高分析能力,多积累知识、多转换视角、多改变立场!记得,练习的时候,再用上我们的分析方法论。


转载自: 金豌豆的 PM豆